深入探討宮腔鏡檢查是怎麼做的?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近年來,宮腔鏡手術已經成為治療宮腔內疾病、異常子宮出血的重要手段,在臨床應用得到更多普及。
宮腔鏡技術和器械的進步,提供了更多微創診療的方法,是醫生和患者的福音。但併發症也時有發生,若處理不及時,可導致嚴重後果,比如子宮穿孔、大出血、感染、空氣栓塞等。
宮腔鏡不僅能確定病灶存在的部位、大小、外觀和範圍,且能對病灶表面的組織結構進行細緻的觀察,並在直視下取材或定位刮宮,大大提高了對宮腔內疾病診斷的準確性,更新、發展和彌補了傳統診療方法的不足。
一、宮腔鏡檢查的步驟
1、擴張宮頸
擴張宮頸至所需大小,將宮腔鏡順宮腔方向置人宮頸內口,同時將葡萄糖液注入宮腔,沖洗乾淨,即可向宮腔滴注葡萄糖液膨宮。
2、觀察宮腔形態、內膜
宮腔充分擴張後,可用宮腔形態、內膜,轉動宮腔鏡順序,查宮腔內各部位,最後檢查宮頸管,再慢慢退出宮頸。檢查時必須維持葡萄糖液滴注。
3、取組織活檢
通過宮腔鏡的操作管道可進行取組織活檢、夾取異物等操作。
二、哪些人應該做宮腔鏡
1、 B超檢查懷疑子宮內膜異常
B超提示存在病變或子宮內膜厚回聲不均,比如:內膜息肉、子宮黏膜下肌瘤、子宮內膜增厚等。
2、2次以上自然流產
子宮解剖形態的異常和內膜病變都有可能導致流產,如果有2次以上的自然流產,應該宮腔鏡檢查查找是否存在宮腔因素的流產因素。
3、可疑子宮畸形
如子宮縱膈、單角子宮、雙角子宮等,也需要做宮腔鏡檢查,觀察具體的形態,以便采合適措施治療。
4、異常子宮出血
如月經不規律、非月經期的陰道出血等異常情況,需要進一步做宮腔鏡檢查,查看子宮內是否存在問題。
5、宮腔手術或內膜病變治療後複查
在做過連分離術後、子宮縱膈切除術後,可以做宮腔鏡檢查,查查疾病恢復的程度如何。
6、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通液術
即可了解輸卵管通暢性,又可同時了解宮腔情況,一次操作解決2個問題。
7、用於不孕原因的診斷,子宮畸形矯正,在必要時還可用於早期子宮內膜癌的診斷。
總結:宮腔鏡創傷小,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小,術後發生粘連的機會小,瘢痕小;減輕了病人開刀的痛楚,患者住院費用減少,病人康復日期縮短,能及早投入社會生產生活中,是近年來發展迅速且成熟的一個手術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