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子宮肌瘤手術是什麼手術?如何處理?最近小編收治一名略微有些「遺憾」的病人,這份遺憾來自一些些感慨,如果這位發現子宮肌瘤多年的准媽媽能在孕前把子宮肌瘤提前處理,或者結局就不一樣了,事實證明僥倖心理還是不能有的。
具體經過是這樣,她發現子宮肌瘤已經2年有餘,且從一開始的2cm逐漸增大至此次孕前的7厘米多,懷著僥倖心理,選擇妊娠,可是在這次懷孕到4月左右的時候突然發生了腹痛,而且複查B超子宮肌瘤已經增大至9cm,最後診斷為肌瘤變性,而且不得不終止了妊娠。這次就診我院深圳怡康婦產醫院的主要目的是將子宮肌瘤處理掉。
剛接觸到她的時候,她還是略微有些焦慮的,一方面是剛剛丟失了一次當媽媽的機會,另一方面是對自己即將進行的手術充滿了未知的恐慌,問了很多問題,當然顯然也是在入院前做了一些功課的,很快通過小編的耐心解釋,她對自己病情有了詳細了解後也就沒有那麼恐慌了。這也許可能是各位育齡期子宮肌瘤准媽媽們共同關注的話題,所以小編講談話內容稍作整理,給大家分享一下。
子宮肌瘤切除術常見的方式有哪些?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病和多發病,隨著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保留子宮的願望逐漸增強,尤其是不孕合併子宮肌瘤患者更迫切需要保留子宮。子宮肌瘤切除術可以經腹、經陰道及經腹腔鏡等進行。
各種手術方式各有什麼優勢?
一般來說,經腹進行手術的病人所需手術時間最短、出血較少,經腹手術可以直接觸摸到子宮,發現比較小的肌瘤同時進行切除,且經腹手術的縫扎和止血更為可靠。
經腹腔鏡進行手術病人不論從財力和人力上需要耗費比經腹更多,且術中出血相對較多,腹腔鏡手術因受切口的限制,過大的子宮肌瘤標本是不能完全取出的,需要用到特殊的儀器-旋切器-將肌瘤切成一條一條然後取出,雖說肌瘤良性多見,但如果是惡性的話就會造成腫瘤的播散轉移,即使是良性的子宮肌瘤,也可以發生腹腔的種植。
再者經腹腔鏡手術沒有了直接的觸覺,可能遺漏一些較小的肌瘤結節,需要術前或者術中超聲的配合,儘可能避免遺漏。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經陰道手術患者和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後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明顯提前,住院時間明顯縮短。
什麼時候選擇經腹子宮肌瘤切除?
經腹子宮肌瘤切除術目前仍是應用最廣的經典傳統術式,具有術中可控制性強、操作簡單、剔除肌瘤數目多、不遺留深部小肌瘤、感染機率小等優勢。從而使肌瘤的完全剔除成為可能,同時在直視下,術中縫合難度降低且較牢固,在多發子宮肌瘤以及較大的漿膜下肌瘤的治療中優勢明顯。
什麼時候選擇經陰道子宮肌瘤切除?
經陰道子宮肌瘤切除術是利用陰道自然腔隙進行手術,創傷小,體表無瘢痕,術後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符合微創理念。
當肌瘤位於子宮前後壁且大小為 5 cm~8 cm,可選擇經陰道切除。但當子宮活動度差、單個肌瘤過大(直徑 >10 cm)、陰道彈性受容性差、盆腔粘連嚴重、子宮內膜異位症等條件將限制手術的操作。
一般應選擇婦科檢查時能從陰道內觸及肌瘤的患者進行經陰道子宮肌瘤切除術。
什麼時候選擇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
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是封閉式操作,沒有腹腔的大面積暴露,減少了術後腹膜滲出和盆腔粘連,可以有效地降低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並且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較小,有利於術後恢復,是較理想的治療子宮肌瘤的手術方式。
但當單個肌瘤≥10 cm,肌瘤個數≥3 個;合併嚴重盆腹腔粘連;肌瘤位於宮頸中下段或黏膜下時,可能會增加手術難度,導致手術失血過多,術後併發症增加,使微創變成巨創,不適合選擇腹腔鏡下手術。
一般選擇選擇肌瘤數目少,位於子宮前壁或宮底的病例進行腹腔鏡下肌瘤切除。
三種手術方式各有利弊,術式的選擇要綜合考慮肌瘤大小、位置、數量和既往盆腹腔手術史。手術途徑的選擇應該從手術的有效性、安全性、創傷性、低成本性綜合考慮,尤其在一些基層醫院,這三種手術途徑應靈活掌握,不能丟卒保車,一味追求無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