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慢性子宮內膜炎如何診斷?症狀與檢查指南!眾所周知寶寶是在子宮中孕育出來的,健康的子宮才能孕育出健康的寶寶,但有許多長期備孕的女士,不是長時間不孕,就是胚胎停育、胚胎移植不著床,或者是宮外孕,如果子宮出現問題的話,懷孕這件小事就會變得困難,或者即便是懷孕,也保不住寶寶,其中有一種疾病,一定要引起備孕媽媽的重視,那就是胎兒的隱形殺手——慢性子宮內膜炎
慢性子宮內膜炎是什么?
慢性子宮內膜炎(CE)是子宮內膜受到感染並且炎性反應持續存在的一種疾病。多發生於性活躍期的育齡期婦女,高發於不孕症、複發性流產及反複種植失敗的婦女。
慢性子宮內膜炎影響生育預後的機制
CE能夠使子宮內膜免疫環境發生變化,子宮內膜容受性嚴重下降,是反複種植失敗及複發性流產的重要原因之一。
1、宮腔微生物環境改變
2、影響子宮內膜蛻膜化
3、淋巴細胞亞群、免疫球蛋白及細胞因子表達異常
4、子宮收縮改變
5、絨毛血管分化障礙影響胎盤血流灌注
慢性子宮內膜炎的臨床表現
起病隱匿,多數可無任何表現,個別表現為間歇性或持續性下腹痛或腰酸、白帶增多稀薄似水狀、經期延長、經期間點滴出血,因症狀隱匿,所以常常被人們忽略。
慢性子宮內膜炎的高危因素
子宮內膜異位症
盆腔炎性疾病史
輸卵管積水
宮內節育器放置史
分娩及流產史
異常子宮出血
子宮內膜息肉
病毒感染 ……
以上人群患有慢性子宮內膜炎的幾率會偏高
有此類症狀要及時就醫!
慢性子宮內膜炎如何診斷?
1、宮腔鏡檢查:
子宮內膜大面積充血,中央白點(草莓樣外觀);局灶性充血;出血點;局灶性或彌漫性微小息肉;卵泡期子宮內膜因基質水腫而變厚而蒼白。
2、內膜活檢及免疫組化:
內膜組織漿細胞浸潤是診斷CE的金標准,但易被類似細胞幹擾。
CD138是最常用的標記漿細胞的免疫組化指標,目前尚無統一標准,大部分研究以 1 個高倍鏡視野下至少 1 個漿細胞的標准診斷CE。
3、HE染色組織病檢及子宮內膜微生物檢測(EMT)。
慢性子宮內膜炎應該如何治療?
口服抗生素治療是臨床主要的治療方式。常用的藥物有:多西環素、喹諾酮類抗生素等;
宮腔灌注治療;
中醫、中藥治療。
總之,慢性子宮內膜炎其實並不可怕,大部分患者在經過1-2個周期治療後,治愈率達95-99%最後,祝大家健康好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