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泳池會傳染婦科病嗎?一次下水就中招的幾率多高?
夏天一到泳池就成了避暑勝地,但愛玩水的朋友總被一些傳言勸退,公共泳池會傳染HPV、艾滋病?遊泳可能意外懷孕?這些聳人聽聞的傳言到底是真是假,今天我們就來揭開公共泳池衛生真相!
在公共泳池遊泳會不會染上性病?
很多人擔心泳池水不幹淨,可能傳播HPV、艾滋病、淋病,甚至梅毒?其實這種擔憂大可不必。
目前常見的性病病原體,比如梅毒螺旋體(梅毒)、淋球菌(淋病)、乳頭瘤病毒(尖銳濕疣)和HIV病毒(艾滋病),一旦離開人體就很難存活,泳池中普遍添加的含氯消毒劑,對多數病原體來說就是致命殺手,幾分鍾內就能讓它們失去活性。即使真有漏網之魚,在幾百噸的池水中,這些微生物早就被稀釋得無影無蹤。除非你身上有未愈合的傷口,又恰好浸泡在濃度極高的病原體液裏,這種概率比中彩票還低。所以,正常遊泳感染性病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泳池裏會不會有精子遊過來導致意外懷孕?
對於精子來說,32℃-36℃的弱堿環境,才是最適合它們生存的。泳池的水一般保持在26℃左右,且呈弱酸性,精子脫離人體後,根本無法存活,光pH值和溫度就能pass掉一大批。就算僥幸活了下來,由於本身滲透壓比較高,不斷有水被吸入,最終也逃不過爆裂而亡的下場。
其次,在腹壓的作用下,女生陰道前後壁會緊緊貼合。除了來月經是半閉合狀態,正常情況下都是閉合的,再加上一層泳衣的隔閡,水都進不去,更別提精子了。就算有頑強的小家夥幸存下來,還要突破泳衣這道物理屏障,再恰好遇上女性的排卵期,這一連串巧合發生的概率接近為0.所以,遊泳導致懷孕的說法並非科學事實。
遊泳健康小貼士常見健康風險
皮膚問題:腳氣、體癬等真菌感染風險較高
眼部不適:紅眼病主要因池水刺激或細菌感染
女性健康:可能增加陰道炎或尿路感染風險
泳池選擇建議
認准正規場所:查看衛生許可證和水質檢測報告
觀察環境細節:更衣室地板、泳池邊沿是否幹燥清潔
聞水味:淡淡的消毒水味反而說明管理規范
遊泳前後護理要點
入水前:
充分淋浴沖洗
檢查身體是否有未愈合傷口
女性避開生理期遊泳
遊泳時:
佩戴防水泳鏡
避免吞咽池水
不要揉搓眼睛
遊泳後:
立即用沐浴露徹底清潔
重點清潔耳朵、腋下等部位
及時更換幹爽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