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痛經到確診卵巢癌,只隔了1年!婦科醫生:這些症狀需警惕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健康似乎成了一種奢侈品。
近日,一則#23歲女生確診卵巢癌晚期#的新聞登上了微博熱搜,引發廣泛關注。在惋惜之餘,我們更應該警惕:卵巢癌,這個“沉默的殺手”,正悄然逼近年輕女性!
1、卵巢癌為何這么可怕
卵巢癌,這個位於盆腔深處的腫瘤,在眾多婦科腫瘤,乃至全身各器官系統的惡性腫瘤中,堪稱為“最棘手的癌症”之一,它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其病死率高居婦科惡性腫瘤榜首,且發病隱匿,超過70%的患者確診時已步入晚期,因此也被稱為“婦科第一癌”。
如熱搜中的女生(23歲)講述的症狀:長期存在痛經,一年前痛經加劇,拉肚子,腹部有硬塊等,普通檢查未發現卵巢癌。
2、早期症狀不明顯,但仍有跡可循
雖然卵巢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但細心觀察還是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有以下這些症狀,可能是卵巢癌的“信號”:
性激素紊亂: 青春期前性早熟、月經失調、經期延長、周期縮短、經量異常、閉經等。
痛經:月經期間的異常疼痛,這種疼痛可能比以往更加劇烈或難以忍受。如果痛經突然變得嚴重或持續加重,應提高警惕。
腹脹、腰圍增粗: 不明原因的腹脹、腹圍增加,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應及時就診。
腹痛: 隱隱的腰酸腹痛或墜脹感,可能伴有消化不良、惡心、嘔吐等症狀,需警惕。
不明原因消瘦: 出現明顯的體重減輕,甚至出現乏力、貧血等,需引起重視。
壓迫及侵犯症: 腫瘤壓迫或侵犯局部神經時,會引起腰痛、下肢疼痛;壓迫盆腔血管時,可引起下肢水腫或外陰水腫;壓迫膀胱時,可導致尿頻尿急;侵犯結直腸時,可能導致腹瀉、便秘或血便。
3、這些情況,可能增加卵巢癌風險
卵巢癌病因複雜多變,除了上述因素外,以下情況可能也與卵巢癌的發病有關:
未生育或晚育: 未生育或35歲以後首次生育的女性,卵巢癌風險相對較高。
炎症刺激:慢性卵巢炎症不斷刺激卵巢組織,也可能使細胞發生惡變。
糖尿病: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也是卵巢癌發生的高危因素之一,可使卵巢癌發病風險增加約1.32倍,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的風險最高。
家族遺傳: 家族中有卵巢癌、乳腺癌等病史的女性,卵巢癌風險更高。
4、預防卵巢癌,從這些小事做起
沒了健康就沒有了一切,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我們更應該珍惜自己的身體。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婦科相關的檢查,這樣可及早發現問題,進行及時的幹預;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均衡飲食等。
若出現以上症狀及時就醫檢查,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關注自身健康,遠離“沉默的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