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乾淨的寶子們
每天洗澡都不會忘了清洗外陰
不經意間會發現,那裡好像長了什麼東西
拿鏡子照照,問問度娘
天吶,這些「小疙瘩」是什麼
該不會是傳說中的尖銳濕疣吧?
一下子壓力就上來了~~
尖銳濕疣是由HPV感染引起的
該不會要得宮頸癌了吧
其實是否發展成宮頸癌
需要根據感染HPV的型別確定
如果是單純低危型HPV引起的尖銳濕疣
不會發展成宮頸癌
但如果是高、低危HPV混合感染引起的尖銳濕疣
就不一定了
我們來了解一下HPV與宮頸癌之間的關係
什麼是HPV病毒?
HPV是人乳頭狀瘤病毒的一個簡稱。
簡單來說,從HPV病毒侵犯的組織來說,我們可以把HPV病毒分為皮膚型和黏膜型兩大類 ,而從病毒的危害性來說,又分為大家熟知的低危型和高危型HPV病毒。
其中高危型有14種,HPV16和HPV18格外突出,被稱為最高危HPV。
高危型HPV
感染高危皮膚型和黏膜性HPV之後,通常是沒有任何症狀的。
但隨著HPV的持續感染,會可以導致近70%宮頸癌、90%的肛門癌,以及很大比例的陰道癌、外陰癌和口咽癌的發生。
低危型HPV
低危型HPV不致癌,但可以引起生殖器疣和良性病變。
約90%的疣與HPV6和/或HPV11感染有關。雖然也可能檢出其他HPV類型感染,但通常與HPV6或HPV11感染混合存在。疣可能在接觸病毒後數周到一年或更長時間內出現,通常無法判斷是何時或如何感染的,伴侶之間也可以互相傳染。正因為如此,不少姐妹對這種「小疙瘩」十分恐懼。
通常位於陰唇或陰道開口處,但也可能位於肛門周圍或肛門內。大多數有疣的女性根本沒有任何症狀,少數可能有瘙癢、灼熱或壓痛。
為什麼會感染HPV病毒?
雖然HPV感染≠宮頸癌,但是99.7% 的宮頸癌都是由高危型 HPV持續感染引起的。HPV利用自己這3個特點在人群中擴散並潛伏,導致一些人直到病變了才發現問題。
NO.1 HPV 通過性傳播感染率高
性行為是感染HPV的主要途徑,男女都有可能感染。成為攜帶 HPV 的載體,即使一方轉陰了,也存在被伴侶再次傳染的可能。但性行為並不是唯一的感染途徑,HPV還可通過:
密切接觸(主要是皮膚接觸,包括但不限於會陰部皮膚接觸,例如口對口接吻、擁抱、握手等);
間接接觸(主要是指接觸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
母嬰傳播(胎兒通過產道時的密切接觸而感染)。
所以,即使沒有發生性行為或性伴侶固定,也有可能感染上HPV。
NO.2 HPV 感染幾乎無徵兆
一般情況下,高危型HPV感染沒有痛感和不適的症狀,這也可能造成了許多女性的忽視。
等到出現同房出血,或者不正常陰道出血時再去醫院檢查時,可能已經錯過了宮頸癌治療的最佳時機,甚至可能已經是宮頸癌的晚期了。
NO.3 HPV 易再次感染
HPV確實能被自身的免疫力給清除,但本身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滴度低並且持續時間短,不足以長期和有效的預防HPV再次感染。
後續不做好預防措施,仍然有可能再次感染,因此接種HPV疫苗和進行HPV篩查這些預防手段,就顯得尤為重要。
如何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1一級預防
除了調整生活行為方式之外,HPV疫苗接種+健康教育是預防宮頸癌最有效的一級防治措施。
2二級預防
宮頸癌篩查和癌前病變治療,減少晚期宮頸癌的發生,降低死亡率。
3三級預防
宮頸癌治療,作為預防宮頸癌的最後一道防線,根據臨床分期開展適宜的手術、化療及姑息療法,儘可能減少宮頸癌的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