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首页 > 宮頸疾病 > 宮頸癌

HPV知曉日:遠離宮頸癌,牢記這兩大關鍵防護措施

時間: 2025-03-06 作者:深圳怡康医院

  HPV知曉日:遠離宮頸癌,牢記這兩大關鍵防護措施

  2025年3月4日是,全球第八個“國際HPV知曉日”,旨在呼籲公眾,關注人乳頭瘤病毒(HPV)的危害,推動宮頸癌的預防與消除!

  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見癌症,也是唯一病因明確的惡性腫瘤——絕大多數的宮頸癌病例與高危型HPV持續感染相關。通過疫苗接種、定期篩查和幹預治療,我們努力實現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2030年消除宮頸癌”目標。

  認識人乳頭病毒HPV

  HPV是一種感染皮膚和黏膜上皮細胞的病毒,是全球常見的性傳播感染之一。

  目前發現HPV有200多種型別,根據致癌性不同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

  高危型HPV的持續感染可以導致宮頸癌、肛門、生殖器等部位的癌症和癌前病變;

  低危型HPV可致生殖器疣和其他良性病變。

  但是,如果感染了HPV也不要過於焦慮,感染了HPV並不代表一定會導致癌症的發生。

  絕大多數的HPV感染為一過性無症狀的感染,會被我們的身體免疫力清除,只有少數女性呈HPV持續感染狀態並最終發展為癌前病變和癌變。

HPV感染.gif

  HPV與宮頸癌的關系

  宮頸癌主要由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所致,幾乎所有的宮頸癌中都可檢測到高危型HPV。

  從HPV感染發展到宮頸癌的時間各有不同,通常HPV持續感染經過10~20年演化發展為癌。

  HPV感染有哪些傳播渠道?

  預防HPV感染,最主要是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只進行安全性行為,正確使用避孕套,避免性傳播疾病發生。

  另外,還要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提升身體免疫力,切斷持續感染的過程。

  宮頸癌的預防

  由於宮頸癌與HPV感染之間關系的明確,宮頸癌也成為了目前唯一可防可治的癌症,WHO《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中指出,通過疫苗接種、篩查和治療三項關鍵措施,可以有效預防和減少宮頸癌的發生。

  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

  HPV疫苗接種,是預防HPV感染的有效方法。HPV疫苗主要誘導機體體液免疫反應,產生的抗體在HPV進入機體時可與病原抗原結合,從而防止HPV感染。

  哪些人群推薦接種HPV疫苗?

  優先推薦9-26歲女性接種HPV疫苗,特別是17歲之前的女性;優先推薦HPV感染者接種HPV疫苗。

  WHO推薦將9-14歲女孩作為首要接種對象。

  推薦27-45歲有條件的女性接種HPV疫苗。無論是否存在HPV感染或細胞學異常,對適齡女性均推薦接種HPV疫苗。

  推薦既往被診斷為高度鱗狀上皮病變(HSIL)並接受過消融或切除性治療的適齡女性接種HPV疫苗。

  推薦既往肛門直腸上皮內瘤變(AIN)被評價為AIN2及以上的適齡女性,特別是肛門鱗狀上皮性癌高風險人群(包括HIV陽性的女性,既往陰道上皮內瘤變2+和外陰上皮內瘤變2+)接種HPV疫苗。

  不推薦妊娠期女性預防性接種HPV疫苗。若近期准備妊娠,建議推遲至哺乳期後再行接種。若接種後意外妊娠,應停止未完成劑次的接種;已完成接種者,無需幹預。

3.jpg

  宮頸癌篩查

  宮頸癌是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之一,發生於子宮頸部的婦科惡性腫瘤,女性一旦得了宮頸癌,其生活質量、健康狀況將受到嚴重威脅。

  宮頸癌早期沒有任何症狀。當腫瘤發展至中晚期時會出現以下症狀:

  (1)性交後出血;

  (2)陰道不規則出血,如陰道淋漓出血、絕經後出血、月經過多等;

  (3)白帶異常,如分泌物增多、有異常臭味等。出現任何一個症狀時,都應該立即就醫,及時接受檢測。

  但是,女性不要等到出現了症狀才到醫院就診!

  定期接受宮頸癌篩查(即使接種了HPV疫苗,也需要定期接受宮頸癌篩查),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治療幹預,以顯著降低宮頸癌的發生率。

  我國的推薦宮頸癌篩查起始年齡為25-30歲。推薦的篩查方法包括:

  65歲以上女性若過去10年篩查結果陰性,且無子宮頸上皮內瘤變病史,則可以終止篩查。

  包括免疫缺陷在內的高危人群,推薦提前篩查起始年齡,並縮短篩查間隔。

  篩查發現異常一定要及時接受後續的檢查、隨訪和治療。

  宮頸癌的預後與臨床分期、有無淋巴結轉移、治療方法等因素有關。

  宮頸癌如早期發現並規范治療,預後比較好。但宮頸癌已變成浸潤癌以後,則發展很快,如果不經治療,患者在2-5年內有死亡風險。